前不久,上海市消保委组织开展的家具材质检测活动,今天公布了结果,送检样品中,竟有近半数,材质与所称的不符。上海装修网了解到,问题存在:明明是低档红木,被当作高档红木在卖,还有的明明是人造板家具,却冒充起了实木家具。实际上,两年前,市消保委也组织过类似检测活动,当时实木家具非实木的占比在三成左右,为何时隔两年,造假者越来越多了呢?
林先生送检的这套家具购买时店家号称是微凹黄檀,可是异常低的价格却引起了专家怀疑。仔细察看表面纹理后,专家看出了用料的猫腻。
最终检测下来,这套家具送检的材料为刺猬紫檀,市场价格为每吨八千元,是红木中价格最低的一档,而红木中最高档的微凹黄檀售价要每吨十万元。
实木家具用料鱼目混珠并非个案。上海装修网了解到,这套红木家具是曾女士在展会上买的,产品合格证显示木料是酸枝,等级为优。然而经检测,这套家具的用料是价格不到酸枝十分之一的可乐豆木。
除了红木,俗称的白木家具,问题也不少。张女士这套售价一万二的所谓实木家具,商家称主料为胡桃木,辅料为楸木。订货单上还对材料进行了标注。可结果,送来的家具不仅做工粗糙,甚至连发票都没有。
初步查看后,专家发现,这套家具只有面子上用了实木。
而这套家具是今年5月份陈先生花了16800元买的,还不到1个月,就出现严重变形,而且还有一股刺鼻气味。上海装修网了解到,专家上门检测后认定,这套家具是由多种混合材质所制。
实木家具非实木的问题由来已久,此前,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而这次上海市消保委从55位消费者处征集的59套实木家具样品中,有28件样品检测结果与标称材质不符,约占总数的一半。不仅如此,主体不清、约定不明、发票不开这三个问题也非常突出,为消费者事后维权造成极大障碍。
专家指出,实木家具规范的标识标签应该清楚标明基材、辅材和饰面所用材料,最好连用材产地和对应外文名字也要写清楚。此外,红木家具还必须有一证、一书、一卡。
目前,市消协和家居行业协会已经要求部分生产销售实木家具的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还要求销售商场建立商家保证金制度,为消费者售后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