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藩:中国马桶制造技术不输日本
“有机会看到他(吴晓波)的话,我会告诉他,我们的马桶一点都不输给日本,完全不需要去日本买。”?谢伟藩毫不客气地指出,吴晓波对中国家居行业不熟悉。
他从技术和功能角度分析,日本的电压才110伏,所以日本的智能马桶必须有一个储存热水的水箱,这导致两个问题。一是不卫生,长时间不用很容易滋生细菌,二是储水箱做大了不好,做小了存水量可能一分钟就用完了。目前在国内,智能马桶是即热式,不需要储水,可以即时使用,即使开一个小时都没问题,这绝对是功能上部分不属于日本的。
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的尴尬现状
为什么这些并不比日本差的智能马桶产品没有得到广泛认知?
“他说的话我非常理解,你企业的声音很小,更多人接触的是质量确实不行,就变成中国人都说不行。”空调行业领军企业掌舵人董明珠指出,中国的产品有一些真的很优秀,但是确实有一些企业长期存在投机心理,总想多赚点钱,把利润做大,最后的结果是疏于研发,偷工减料,破坏了整个行业。她举例在中东卖空调坚持自主品牌,经销商却建议到泰国生产,因为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如何让中国中产阶级不必去日本马桶盖?
如何让中国中产阶级不必去日本马桶盖?这是吴晓波提出的问题,更是中国制造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正如谢伟藩提到,中国制造的优秀智能马桶并不比日本的差,却仍然有无数人对千里迢迢赴日本购物趋之若鹜。其中需要的不仅是中国优秀企业产品推广以及中国人“买国货”的坚持,更重要的是整个制造业的蜕变。
在专一领域内力求技术创新成为多个大佬给出的“蜕变”答卷。吴晓波指出,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业里,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从银行融资者与消费者的角度,认为家居业需要坚持两点。一是要在坚持主业的同时做好差异化。就拿瓷砖来说,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就成功了,如果确实有能力,再做延伸。第二是一定要创新,一定要去研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