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设计
项目摒弃了大型建筑普遍惯用的“包装盒”形,由上至下,狭长的场地上形态由400级台阶形成的露台和1000根,结构柱形成的树状柱台组成鸟瞰的角度,显示出强烈的几何构造正立面的角度,显示出模拟森林树木自然生长的状态,人的流线设计也仿照了丛林游走的高低错落,是一个地形学建筑的大胆实践。
建筑的外观如两座山峰其内设计有零售、办公、餐饮、画廊与其他公共空间,Heatherwick跳脱出“建筑仅仅是建筑”的局限其在项目内逐层升高的“立体绿化”,不仅消除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同时也丰富了苏州河沿岸的城市景观。
而天安千树采用的阶梯设计大大有效的降低了与周边住宅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密度提,升了周围环境的舒适度。
沿阶梯而上栽种树木和灌木则完全实现了景观的扩展延伸,让整个天安千树看上去充满层次与生命力。被树林覆盖的山形建筑不仅能够缓解温室效应,减少噪音、灰尘和有害空气,还可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维持碳氧平衡,节约能源达到城市绿肺功能。
设计师希望建成后的建筑可以与周边原本的公园形成既合理延续、又出乎意料的关系,而山形倾斜的角度是对城市中心原本建筑生态的一种地形学创新,也希望人们在这座多功能建筑中能达成在城市中心游山玩水的乐趣,设计时Heatherwick决定暴露空间结构并使之成为主导:“如此庞然的建筑通常需要超过800根柱子来支撑一般而言,我们都会想方设法隐藏柱子以获取纯净直白的空间。”既然柱子是如此重要的建筑结构组成部分,那不妨将其显露出来使它成为最大的特点。
于是,柱子顶端伸出了天花板,仿佛从室内破墙而出的树干,而每根柱子顶部的三种不同尺寸的“花盆”“花盆”如同枝条开出的花,建成后用于栽培单种或多种绿植,这些绿植共46种、约25000株植物包括灌木、多年生植物、攀援植物等。
近千根清水混凝土“花盆柱”如巨型金针菇一在原本平常的住宅环境中脱颖而出,引路人驻足。花盆柱为圆角柱柱子,表面采用起伏的波纹式设计,环形的凹凸面相互交错、融合在柱子与花坛整体上重复设置创造出一个变化的、看上去带有随机性的表面,水平条纹被强调出来让人联想到多层次的沉积岩。
与“山”北侧像素化的形态不同建筑南立面相对,平坦仿佛“山”从中间被切开建筑南侧的路上曾经有一堵很长的涂鸦墙,工作室想以某种方式保留这一点,于是委托涂鸦艺术家和曾经在这里作画的人为立面创作原创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