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多的设计和改造后,老地板、三叉戟似的房梁、砖砌烟囱墙面……这些被装修工人嫌弃的元素,都被完好保留下来。王俊锋还将一层宽敞的客厅和小院利用起来,复刻了当年在纽约为了排遣孤独、将年轻建筑师们都聚在一起的“寂寞客厅”,创造了一个近100㎡的天然聚会活动场所。下面就一起去看看这上海老式里弄房改造案例吧。
在王俊锋看来,拿老房子做家宅,完美实现了今天许多创业年轻人把生活、工作和休闲并置在一起的梦想,这在冰冷的商品房公寓里是没法实现的。
愚园路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老路,房子在的居住区叫岐山村,一个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房地产商在营造的时候取周武王发祥于岐山的寓意,取名叫做“岐山村”。之前许多文人墨客、民主人士都在这居住过,像作家施蛰存、企业家杜重远、演员祝希娟等等,钱学森老先生他也在这儿居住过,故居就在这儿,门牌号是111号,我们家是112号。
卖房就是托孤,希望下一任屋主好好对待这个房子买这套老房子,过程还挺有趣的。上一任房主是一个老太太,现在一家人都已经移民去了美国,居住在纽约。自从上世纪房子建造好之后,老太太一大家人便居住在这里,从没将房子转卖给过别人。甚至在动荡的时期,都想尽了法子把房子完好地保存下来。
当他们决定卖房的时候,当时有许多买家来争抢,其中还有可以一次性全款付清的投资客,我们的出款条件跟他们比,真的没什么竞争力。有趣的是,房主一家曾经跟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家族有过姻亲关系,他们在了解我们夫妻俩都是建筑师,而且有纽约生活的经历之后,便选择把房子卖给了我们。
这家人似乎有一种托孤的心态,把自己的珍藏了多年的东西托付给我们,希望下一任屋主能够好好对待这个房子,延续这个房子的生命和故事。
在上海复刻纽约的“寂寞客厅”当年在纽约工作的时候,租住的公寓有个很大的客厅,那时太太和儿子先回国了,客厅总是空荡荡的,我就寻思着这么大的家里能做点什么事情。我很快组织起一个建筑师的社群,如今已发展到几千人的规模。大家常常来家里做一些自己近期建筑实践的分享,一来就三四十人聚在公寓的客厅里。于是就取了个名字叫“寂寞客厅”,正是这些活动消解了家人不在身边的寂寞。
“寂寞客厅”也成为了我在纽约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中非常难忘的部分。回到上海之后,在自己的创业和家的经营过程中便琢磨着,怎么把纽约的“寂寞客厅”在上海再现?
在看到愚园路这套老房子时,一下子就兴奋了,这个有后门、又有前院、分成三层的老房子可以保证我们一家人既能在楼上有私密的生活空间,又能把底层空间腾出来跟朋友、工作伙伴们一起用,可以说完美地承载我们想要的生活。搬进这里才一个月,我就组织了一场活动,邀来日本建筑师五十岚淳过来给朋友们做分享。
大家坐在地毯上,躺在沙发上,在可以说得上是慵懒的氛围里,吃着披萨,探讨着建筑的实践,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的纽约寂寞客厅回到了上海,开始了它的新生命。家里的客厅放松、随意,反而给了设计师朋友们思想火花活跃又激荡的氛围,这不是在酒店或者教室里的演讲席上可以实现的。
80年老房的新生
虽然这是个年逾八十的老房子,但新式里弄的住宅格局之下,四米五的开间特别宽敞,并不像大家想象里上海老里弄房的黑暗闭塞。它不像商品房公寓的大平层,生活全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的,这个房子的格局是垂向分布的。楼梯从一层一直延伸到顶层,贯穿起所有空间。房子里有露台,有院子,有天井,坐在家中看得见天和地。
一层的客厅里,有两个特别的老物件,一个矮柜,一个过去上海人家里都有的“555”牌木座钟,都是老房主留下来的两个老物件。我们把这个家的风格定成一个沉稳的格调也是源自它们。
在头顶上像阵列排开的梁架特别吸引眼球。装修房子的时候,打开吊顶看到它们,我们就决定做一个完整的保留,以前地板上的编号、木梁边上小的三角撑都看得见。当然,现在的它们都只是装饰性的作用了。我们做了一个混凝土现浇的框架结构藏在原有梁和楼板支撑起的老房子结构里,满足现在生活需要的抗震、隔音。
客厅连着院子,加上有大面积的落地窗,空间足够大,光线足够亮,大家都愿意待在这里。我的儿子天天躺在沙发上看书,把楼上自己房间里的玩具都搬下来这里玩。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他回答说“因为大”。在我看来,他表达的是一种自由度:他在这个空间里足够自由,足够放松,看得到外面院墙上小猫在墙头爬,蝴蝶在院子里飞。
老房子经历历史上许多次小规模的拆搭,在原先天井的位置、现在一层半老人房间的旁边有了这样的一个小露台。一个人可以在这喝喝茶、看看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单纯望望天。
再上半层到二层,一个西式厨房加小一些的起居室,是家中更私密的空间。起居室后面更明亮、更活泼的是小朋友的房间。对比由胡桃木、水磨石打造的一层客厅,这里从橱柜到床铺都用了蓝色的元素,海洋一样的感觉。我们家儿子爱动、外向,甚至可以说喜欢闹腾,房间风格跟他性格很匹配。
现在买精装修的房子,房间格局都是主卧室里套着主卫、衣帽间,书房另做一间。在这套老房子里,我们把主卫和衣帽间丢去二层半的空间里,把书房与卧室合并在一起,更合乎我们喜欢睡前看看书、甚至早起办公的生活习惯。
三层是我们重点去设计的一个房间。这套房子的位置比较特殊,处在一排新式里弄的最东边,屋顶在这里是一个三坡的顶。像三叉戟模样的屋架,早上躺在床上一睁眼就能看到,特别地酷。当时装修打开吊顶的时候,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梁架上用粉笔字写下的“84年”,应该是历史上房子进行二次装修的时候留下的痕迹。84年正好是我跟我太太出生的那年,似乎冥冥中就跟这个房子有了缘分。
在这个房子里面我们自己本身又是住户,又是设计师,我们一边从老房子里去挖掘一些我们原本的生活记忆,又将接下来我们自己生活点点滴滴的积累加入到这个房子里面。我想未来有机会的话,可以把上一任房主再邀请回来,看看现在这个房子焕发新的生命之后的模样,同时她还可以对着老照片回忆房子的曾经。